<form id="hz5zb"></form>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如何存儲糧食的?每個時代的方法都不一樣!

            發布時間:2022-08-19 點擊量:2348

            糧食問題,是一個國的根本。對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嚴重不足的中國來說,糧食儲存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古代糧倉,在歷史長河中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從古到今,人們又是怎樣建設糧倉、儲備糧食的呢? 

            2BD47D22-01EB-43DF-B5F3-A0551F3D2EBC.JPG  

            誰擁有糧倉,誰就擁有天下 ?

            這是隋大業十三年( 617年),李密的瓦崗軍(注:隋末的一支農民起義軍)奇襲洛口倉后,開倉放糧時的場景。據史書記載,洛口倉興建于大業二年( 606年),此后 11年間,洛口倉“積天下之粟”,全倉可儲糧 2400萬石,折合近 30億斤。糧食對身處亂世的饑民具有無窮的吸引力,在占領了洛口倉短短數月后,瓦崗軍迅速發展,從萬余人猛增至二三十萬人。后來,瓦崗軍干脆在洛口筑城,將原來周長 20里的倉城擴大為周長 40里,以此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建立了 “大魏”政權。 

            image.png

            糧倉,在隋末群雄逐鹿的烽煙中,就是扮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角色。誰占據了它,誰就占據了主動,誰能能擁有它,誰就擁有了天下。 

            此后,李密與王世充(注:隋末起兵的群雄之一)對敵時,丟失了洛口倉,數十萬瓦崗軍一夜崩潰。

            據考證,洛口倉遺址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河洛鎮七里鋪村東面。這是一片高出河岸 70多米的黃土塬,這里確實非常適合修建糧倉:高地有利于防止內澇。其次,這里的黃土干燥厚實,非常利于建倉挖窖保存糧食;而且隋唐時期,這里又占盡地利,黃河、洛河和大運河在這里連通,江南運來的漕糧儲存在此,可以方便地轉輸東都洛陽、京都長安,或北上運往河北。 

            image.png

            考古工作者們甚至在 160號窖內還發現了滿滿一窖 1300多年前存下的糧食。據曾參與發掘全程的相關考古人員介紹:“谷粒顆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焙髞砣藗冇脙x器進行檢測,發現這些糧食雖然已經發生炭化,但有機質的含量仍高達 50%以上,中國古人存糧能力之高,實在是令人驚奇。 

            image.png

            糧窖不僅防鼠防盜、防潮防火,還具有良好的“保鮮”功能,糧食不易發熱、發芽,不易腐爛。在唐代,這樣的地下窖倉里稻米的“保質期”為 5年,谷子的“保質期”更是長達 9年。 

            image.png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存儲糧食方面也有了辦法。

            來自貴州農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龔氏父女帶來了一個生態脫水溫干機,這款溫干機不僅可以加長食品的存儲時間,同時還可以保障食品的營養和口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 欧美特黄一级视频,性生生活动视频播放,最新A片国产精品视频,国产TV欧美TV亚洲Tv,欧美激情第一欧美精品完整版

                <form id="hz5zb"></form>